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清廉八棵树 智慧交通建设

落实“两山”理念、树立绿色低碳环保意识交流研讨

日期:2023-08-18来源: 浏览次数:

新媒体工作科副科长  李瑶

(2023年728日)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考察时,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九大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两山”理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在全国落地生根,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遵循。

“两山”理念在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丰富与完善,引领我们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毛乌素沙漠“因绿而退”,河北塞罕坝“因绿而美”,很多地方“因绿而富”……这些实践充分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美则陇原美,生态兴则甘肃兴。1952年,新中国第一代筑路工人郑占乾在茫茫戈壁种下了一排杨树,他们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砂土,把刚返青的杨树枝条埋进去,这些稚嫩的根系扎进了戈壁,历经风雨沧桑,最终有八棵树活了下来,并长成参天大树,这八棵树,好似守护城市的“哨兵”,给嘉峪关市和茫茫戈壁带来了绿色希望。华池公路段退休职工杜克宽老人,用36年的执着坚守,在荒山秃峁上筑起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让近万亩荒野披上了绿装;他用一把铁锨,一双勤劳的手,造出了一片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被当地人誉为守护荒山的“绿色愚公”。

而我们当代交通职工也在用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老一辈艰苦奋斗精神。每逢植树节,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干部职工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充分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我入职以来参加过两次单位组织的植树活动,我清楚的记着第一次参加活动,十分激动,到达目的地之后,专业人员为我们指导种植的技巧,看似简单的种植,实践起来并不容易,但同事们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各个环节衔接有序,配合默契,一阵忙碌之后,一棵棵树苗迎风而立,在和煦的春风中展现出蓬勃生机,我也十分有成就感,那个时候,我就决心要积极参与每一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增绿添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要举措,指出:“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甘肃交通人树牢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环保、绿色发展贯穿到公路设计、建设、养护、运输各环节,努力打造“畅、安、舒、美、绿”的交通环境,让绿色成为甘肃交通的亮丽名片。省厅印发的《甘肃省公路水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从制度、技术研究、实际应用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动公路管养节能减排,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养护格局。厅系统各单位认真研究节能减排工作,将路面废旧材料循环利用作为转变公路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先后印发了《甘肃省公路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指导意见》等,为全省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7月,我们来到环兰高速公路,盛夏的兰州,蓝天高远,白云缥缈,我们驱车行驶在玉带似的高速公路上,两侧行道树整齐美观,绿意盎然,清凉舒爽之意扑面而来。在聊天中,兰州高养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近年来,在环兰高速上大力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一开春,就着手制定方案,在辖区高速公路沿线碎落台、隧道进出口加宽带、收费站进出口立交区等区域分别种植刺柏、侧柏、圆柏、云杉等景观造林树种,积极打造环兰高速公路景观廊道,实现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的有机结合。“三分种,七分养”他们把树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呵护,才造就了“绿化与美化并重,生态与景观并行”的绿色生态美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要我们每一个甘肃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能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不断造福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兰州蓝擦亮生态最美底色、陇南白龙江倒映青山绿舟、陇东崆峒山掩映葱郁古木、河西大漠孤烟月光如梦……新时代美丽甘肃的生态画卷必将更加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