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思想政治教育 党风廉政 组织建设 省直机关文明创建

传承五四薪火 激扬青春梦想

——以青春之笔绘就数字交通新画卷

日期:2025-04-29来源: 浏览次数:

今天,我站在这里,心中铭记的不仅是讲稿的文字,更是我们甘肃交通青年向时代递交的青春答卷!百年前,五四先驱们以热血点燃民族觉醒的火炬;百年后,我们这一代交通人正用数据编织发展的经纬。作为新时代的“数字筑路人”,我们如何让五四精神在陇原大地的交通线上焕发新光彩?我想从三个“看见”说起。

一、看见历史:从烽火传信到万物互联,传承的是“敢为人先”的担当

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传递着文明的星火;数字浪潮中,光纤网链接着时代的脉搏。从“烽火台”到“数据中心”,从“驿站快马”到“智慧物流”,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

刚工作时,听到过这么一句话,“老一辈交通人用双脚丈量了每一条公路,新时代交通人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点亮公路蓝图。”这句话如晨钟暮鼓刻入我心底。当我们在不分昼夜排查网络安全隐患时,当我们在加班加点修复系统漏洞时,那些跳动的信息曲线里,流淌的不正是前辈们用铁锹和测量仪铸就的精神血脉。

时代浪潮奔腾不息,我们当紧紧握住科技赋予的接力棒,在交通发展的宏大画卷上,继续书写开拓进取的篇章,传承这永不磨灭的精神!

二、看见当下:在数据与路网之间,书写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有人会问:“整天对着电脑屏幕的交通人,在干些什么?”我想说:当“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使道路货运企业和司乘人员办事效率提升30%时;当“交通应急指挥大脑”1秒生成7套绕行方案,在陇南暴雨中挽救30辆被困客运班车时,答案已跃然纸上——我们正在用数据构筑“智慧屏障”,让每段旅途少些“此路不通”的焦虑,多些“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从容。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的生死救援,正是这种价值的集中迸发。

在地震发生后,省交通运输厅通过与公安、气象、应急等部门数据共享,实现了震后通往灾区的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公路10小时内全部抢通;7000余套活动板房第一时间运抵灾区,被交通运输部赞誉为“教科书”式的抢险救灾案例。

从暴雨中的30辆班车到地震后的7000间板房,从30%的效率提升到每秒7套的救援方案,我们正在用数据感知民生冷暖、消融信息鸿沟,而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我们初心的坚守,这就是交通信息化工作者的价值。

三、看见未来:在数字与现实的交响中,激扬的是“创新超越”的梦想

站在“交通强国”与“数字中国”的交汇点,甘肃交通青年肩负双重使命:既要让千年丝路焕发转型生机,也要让乡村振兴驶入数字快车道。这不是遥远的蓝图——我们建设的“甘肃省综合交通数据中心”,正支撑着跨省域、跨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我们打造的“农村公路智慧管养平台”,正守护着4.2万公里乡村道路的安全。这些创新背后,是甘肃交通人深耕主业提质效的躬身实践,是开拓创新促转型的生动注脚。正如百年前五四青年用呐喊唤醒中国,今天的我们,正在用创新重构发展,用数据丈量初心。

同事们,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在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发展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新时代交通人“开路先锋”的新使命、新定位。作为新时代甘肃交通青年,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五四精神为帆,以“八棵树精神”为锚,在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新征程上,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理论学习,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参与到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省级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国货国用等各项工作中去,以赤忱和热血书写激昂的青春华章!(中心第一党支部 纪子豪)